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推動經濟社會向綠色低碳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歐盟委員會在2019年12月的《歐洲綠色協議》中正式提出:到2050年歐洲要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碳中和大陸。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明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確定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今年兩會,“碳達峰” “碳中和”成了名副其實的熱詞,并且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上一切都預示著,走向“碳中和”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各個行業發展都繞不開的重要課題。
我國的碳排放主要來自于能源、建筑、交通物流、制造業這四大領域。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將對我國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影響,與此同時也將推動包括物流裝備制造在內的一系列產業出現全新的行業技術和發展模式,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創造新機遇。相信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推出,減排目標將進一步具體化并逐步落實,包括物流裝備制造在內的制造行業必然要走向全新的綠色制造和綠色服務,這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未來,包括物流裝備制造在內的制造行業將走向全新的綠色制造和綠色服務
中國制造業幾十年的狂飆突進,主要是靠我們極低的成本和極高的生產效率去贏得世界市場,但是我們付出的隱形成本是巨大的環境成本和對基層生產者薪酬的壓縮。這背后的發展邏輯是突出一個指標,就是生產效率優先,單點優勢突破帶動產業全面發展。這種理念在物流系統建設領域的反映也是以追求效率為優先。我們知道,物流系統運作的進化已走過了從人力化到機械化到自動化的過程,主要解決的是物流運作效率的問題。隨著我國產業的升級和社會的發展,傳統制造模式已經弊大于利,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變革勢在必行。我們相信這種思潮和理念最終同樣要傳導到物流建設領域。物流系統建設在追求高效的同時,要兼顧環保、低碳等更多的指標。
目前針對“碳達峰、碳中和對物流行業的影響”主要還集中于對大物流行業節能環保的探索,幾乎沒有涉及對物流設備和方案以及具體行業物流運作的探討。但是,未來的制造業物流必然是低碳的、環保的;而要達成物流系統的低碳與環保,物流智能化也是必須的進階路徑。首先,隨著環境監管標準的提升,在物流裝備制造和生產的過程中必然要使用更先進、更綠色的生產材料和生產工藝,智能的生產物流將為這個環節提供支撐。其次,在物流設備和系統的運營過程中,物流設備要更高效、更綠色地去運行,這里就涉及到設備之間如何更好地調度和協調,甚至單個移動設備以怎樣的速度和加速度去運行,以達到完成物流作業功能和能耗最低,最新算法的介入將可能給我們帶來解答。還有,在物流設備的維護、保養、全生命周期管理上,如何更低成本和高效率去完成,最前沿的通信和信息技術(如5G)將成為各家企業更有力的工具。
智能物流是制造業供應鏈與物流升級變革的重要引擎
在此背景下,2021年6月3-4日,《物流技術與應用》雜志將舉辦主題為“融合·賦能·智鏈未來”的“第五屆全球制造業供應鏈與物流技術研討會”,這里將會探討諸多行業前沿話題,如:
● 智能制造目標與未來工廠建設
● 數字化——智能制造與智慧物流的基礎
● 制造企業物流系統柔性化升級
● 從精益管理入手,做好工廠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升級
● 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模式
……
而以上我們談到的關于制造業物流低碳和智能的暢想和思考,在這里都會得到啟示甚至答案。我們今天的所有努力都將在未來得到回饋。期待您的參與,共創行業的美好未來!